陶玉玲 - 從藝經曆
1949年入華東軍政大學文藝係戲劇隊學習。
1951年到華東軍區文藝幹部訓練班學習。
1952年任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演員,演出過《東海最前線》、《劉蓮英》、《霓虹燈下的哨兵》等話劇,獲第四屆全軍文藝會演優秀演員獎。
1956年因在影片《柳堡的故事》中演二妹子出名。
1972年任南通市文工團團長。
1975年任前線話劇團任演員隊長。
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先後參加《二泉映月》、《歸宿》等影片的拍攝。
因電視劇《張培英》的表演創作獲全軍第五屆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多次獲各種獎勵,並於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獲表演藝術成就獎杯。
於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表演學會授予的“百位優秀演員”稱號、國家人事部廣電總局授予的“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陶玉玲 - 個人作品
電影作品⠀
1956年《柳堡的故事》飾二妹子
1959年《英雄島》
1959年8月《江山多嬌》
1964年《霓虹燈下的哨兵》飾春妮
1979年《二泉映月》
1980年《三個失蹤的人》
1980年《奸細》
1981年《歸宿》
1982年《如意》
1983年《沒有航標的河流》
1984年《明姑娘》
1985年《夏明翰》
1986年《幸運的人》
1986年《望日蓮》
1987年《遠離戰爭的年代》
1987年《夢想家》
1992年《煩惱家庭》
1993年《新娘》
1995年《突圍》
1998年《大喜之家》
2002年《愛情鑰匙》友情出演
2003年《北極光》
2005年《任長霞》
2009年《尋找成龍》
電視作品
《張培英》
1987年《雪城》飾夏明輝
1993年《趟過男人河的女人》
1999年《共和國往事》飾孫母
2000年《危情風暴》飾管美惠
2002年《葛定國同誌的夕陽紅》友情出演
2003年《英雄時代》飾蘇圓
2003年《無悔的忠誠》男主角的母親
2004年《離婚再婚/女人不好惹》飾洪霞
2004年《最後的騎兵》飾常母 合作演員:史蘭芽 彭丹 劉之冰
2004年《中國故事》
2004年《追日》飾喬喜珍(老年)
2005年《光榮之旅》母親
2006年《老人的故事》飾秦阿姨
2006年《上將許世友》合作演員:張秋歌 範明
2006年《51號兵站》飾胡奶奶
2006年《醜女也瘋狂》男主角的奶奶
2007年《點燃我生命的是你/激戰》飾奶奶
2007年《杜鵑山》飾杜媽媽
陶玉玲 - 人物介紹
陶玉玲的坎坷人生
她曾經有過紅透大江南北的“二妹子”與“春妮”的閃光時刻,也曾經曆了無戲可演的表演低穀。在她重新煥發藝術青春的晚年,又遭到了病魔的襲擊。麵對表演生涯的大起大落,她勇敢地向自己發出了挑戰“一切從零開始”,欣然出演一個沒有一句台詞的女遊擊隊員。在突發的疾病麵前,她又向病魔發起挑戰,頑強走過了10年的抗癌之路,又一次重返自己熱愛的銀幕。她就是上個世紀50年代電影《柳堡的故事》中曾經迷倒億萬觀眾的“二妹子”――八一電影製片廠老藝術家陶玉玲。《柳堡的故事》放映後,“二妹子”純情甜美的微笑成了那個時代青春偶像的象征。
吃冰棍的女孩
1956年,在南京軍人俱樂部,一個正在啃冰棍的女孩子吸引了著名編劇黃宗江的目光。看著女孩子那開心、純情的“本色表演”,他斷定,這就是“二妹子”的最好人選,並立刻把這個女孩子推薦給了正在為電影《柳堡的故事》尋找女主角的八一廠導演王蘋。這個當時全然不知情,隻顧品嚐美味的女孩子,就是當年22歲的前線話劇團演員陶玉玲。
黃宗江的“星探”目光果然厲害,《柳堡的故事》放映後,“二妹子”純情甜美的微笑成了那個時代青春偶像的象征,第一次走上銀幕的陶玉玲也成了人人喜愛的明星。1964年,陶玉玲又成功出演了《霓虹燈下的哨兵》中純樸的春妮。劇中雖然隻有兩場戲,但質樸、善良的春妮又讓她經曆了一次明星閃光的時刻。
之後,由於特殊的曆史原因,陶玉玲也和很多老藝術家一樣,走過了從明星到被迫當工人,又重返表演舞台的坎坷之路。經曆了下放、結婚育兒、重新工作的20多年的風雨,無情的歲月早已給陶玉玲留下了滄桑的痕跡,當年清純甜美的“二妹子”也失去了青春的光彩。
瀕臨下崗的明星
剛剛重返舞台的陶玉玲,卻很快陷入了無戲可演,幾乎失業的尷尬……
1978年,已經是前線話劇團演員隊長的陶玉玲隨調進總政文化部的愛人一同進了北京。來北京之前,曾有人提醒她說,如果進北京,你將會從南京的“雞頭”變成北京的“鳳尾”。而且在經曆了下放、結婚育兒、重新工作的20多年的風雨後,無情的歲月早已給陶玉玲留下了滄桑的痕跡,當年清純甜美的“二妹子”也已經失去了青春的光彩。對於在北京有可能受到的冷遇,陶玉玲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現實還是比她預料到的嚴酷多了。
進了八一廠後,曾經擁有過的“二妹子”身份讓她頗有知名度,但卻無法帶給她新的角色。也可能是“二妹子”給人的印象太深了,以致導演們不知如何讓44歲的“二妹子”麵對觀眾。甚至有人刻薄地說:你還是先好好化一下妝,再試鏡頭吧。一時間,陶玉玲無戲可演,她真的要失業了。
但她也發現,當時的演藝界,和她一樣因“滿臉皺紋”而得不到角色、無戲可演的女演員很多。這一切並不是針對她一個人,她依然相信自己的實力,她默默等待著。所以當接到嚴寄洲導演的邀請,要她參加電影《三個失蹤的人》的拍攝時,她高興極了。陶玉玲在片中的角色是一個戲份非常少的女遊擊隊員,其實,就是個一句台詞都沒有的群眾演員。但是陶玉玲卻非常珍惜這次表演機會,老朋友田華也鼓勵她不要放棄。從當年紅遍天的女主角“二妹子”,到眼下當一個沒有一句台詞的群眾演員,可謂是極大的落差,陶玉玲卻平靜地麵對,並開始精心地準備這個“女遊擊隊員”。來到現場時,得知自己隻有一個“女遊擊隊員切麵條”的鏡頭。
從零開始
從1964年出演《霓虹燈下的哨兵》的春妮後,她已經離開了銀幕整整14年,在表演和年齡上都沒了優勢。陶玉玲決定“打掉自己的自尊心,一切從零開始”。
試鏡頭之前,她特地找到了化妝師劉虹,請她幫助自己選造型。定好造型後,她的心踏實了許多。來到現場時,她得知自己其實隻有一個“女遊擊隊員切麵條”的鏡頭。雖然極其簡單,她卻絲毫沒有怠慢。從小在南方長大的陶玉玲從來沒有切過麵條,於是她立刻向在場的北方人認真學起了這項手藝。――陶玉玲“切麵條”的鏡頭雖然很短暫,卻讓嚴寄洲導演非常滿意,很快陶玉玲又得到了嚴導演給的另一個角色。雖然還是一個戲份不多的群眾角色,她仍然一絲不苟地表演每一個動作,最終也獲得了導演的滿意。
44歲的陶玉玲終於從群眾演員的角色中站了起來。這以後,她接連參加了《二泉映月》、《如意》、《明姑娘》等多部影片的拍攝。在董克娜導演的電影《歸宿》中,陶玉玲大膽超越自我,一人飾演了跨越兩代人的母女角色,和吳天明導演合作的影片《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得了美國夏威夷最佳影片獎。陶玉玲還參加了《共和國往事》、《上將許世友》等多部電視劇的拍攝。
憑著“一切從零開始”的信念,陶玉玲在表演道路上終於開始了新的起點,她接連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別具風格的質樸、善良的中老年婦女形象,又一次開創了自己的藝術表演道路。
麵對突然襲來的疾病,陶玉玲在日記中寫道:“要拚搏求生,不能坐以待斃……”
漫漫抗癌路
1993年11月,一次體檢查出的病情,讓正在拍攝電視劇《�過男人河的女人》的陶玉玲抱憾離開了劇組。她被查出口腔上顎發生了惡性腫瘤,是癌症,必須住院,她從此走上了10年的抗癌之路。
麵對突然襲來的疾病,陶玉玲在日記中寫道:“要拚搏求生,不能坐以待斃……”也許是做演員的本能,在她的心中還有一個強烈的意願:不要從麵部切開做手術,這樣才能不毀容。她堅持自己這個強烈的願望,並告訴了醫生。這是陶玉玲在10年的抗癌路上,向病魔發起的第一次挑戰。她的堅決感動了醫生,根據她的意願,醫生為她實施了口腔內的手術,並最終獲得了成功。
陶玉玲回憶說:手術非常成功,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會恢複得那麽好。但是我心裏卻非常清楚,我最大的收獲還是在心底裏對疾病有了新的認識。手術後,除了積極治療、配合吃中藥外,她還堅持做“吸吸呼”有氧健身操。說起做“吸吸呼”來,陶玉玲一臉輕鬆的樣子,其實這是需要很大毅力的,她每天都要做六七個小時,而且從醫院做到了家裏,堅持了很長時間。
10年漫漫的抗癌路,陶玉玲帶著她的“吸吸呼”健身操和藥罐子,參加了一部部電影的拍攝,死神早已被她遠遠地甩開。
重回舞台
1994年,陶玉玲手術後剛剛4個月,就參加了她病前出演的電影《炮兵少校》的放映活動。當時她的身體還沒有恢複過來,渾身沒有力氣。但是在愛人的鼓勵下,她還是讓人攙扶著走進了電影局的活動現場。不久,她拍攝了病後的第一部電影《煩惱家庭》,後來就是一部接著一部。她一邊堅持服中藥治療,一邊拍戲。陶玉玲回憶說,那時候她每半個月去一次醫院。早上4點多起床,稍事活動鍛煉後,穿過總政幹休所寬闊的東院,乘104路公交車去北京中醫院,每次拿14服中藥。有時為了拍戲,她也會跟大夫說,能不能開一個月的藥……
她向病魔發起的挑戰成功了。10年漫漫的抗癌路,陶玉玲帶著她的“吸吸呼”健身操和藥罐子(為了在拍戲時不給別人添麻煩,她還帶了一個可以插電源的藥罐子),參加了一部部電影的拍攝,死神早已被她遠遠地甩開。2004年,陶玉玲終於徹底恢複了健康,“二妹子”的頑強與拚搏,讓她創造了又一個醫療上的奇跡。
她也有一個遺憾,那是在她恢複健康後,上海電視台準備重拍一部“明星版”的話劇《雷雨》,主演焦晃力邀陶玉玲出演“魯媽”。她是話劇演員出身,所以再返話劇舞台,一直是她的夢想。但因為手術後不能分泌唾液,要不斷喝水,在話劇舞台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輾轉反側,陶玉玲還是拒絕了這個角色,心裏真是遺憾極了。
她說:我願意把每一個給主角配戲的“媽媽”都演出彩兒來。
向老年角色挑戰
近些年來,陶玉玲在各類影視劇中塑造了越來越多的母親形象。雖然扮演的都是劇中主角的“媽媽”,但她卻是大家公認的“大眾母親”。她出演的電影《任長霞》獲得了華表獎。她在片中扮演的任長霞母親的角色,又獲得了第15屆金雞百花獎最佳配角提名獎。熒屏上,她出色的表演讓人感覺是那樣純熟、質樸。生活中,她和藹的微笑讓人感到了熱誠、親切,所以她走到部隊,戰士們都親切地喊她“媽”。她還有周裏京、尤勇、濮存昕、倪萍等眾多的“兒子”和“女兒”,他們見了陶玉玲,都要深情地先喊上一聲“媽”。對於“兒女”們的深情,陶玉玲在開心自豪的同時,心中又萌生了向老年角色挑戰的想法。她說:我願意把每一個給主角配戲的“媽媽”都演出彩兒來。
陶玉玲 - 所獲獎項
《張培英》全軍第五屆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
《任長霞》第15屆金雞百花獎最佳配角提名獎
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獲表演藝術成就獎杯
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表演學會授予的“百位優秀演員”稱號
國家人事部廣電總局授予的“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